网站首页 禅武医禅武医资讯专家学者论禅武医 列表
浅释禅武医---禅武医基础概念
编辑时间:2017-10-20 11:01 作者:admin 浏览量:0

摘自《少林禅武医精要》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很多人初次接触少林禅武医学都有不少疑问,我们把常见的问题列出并一一作答,为有志学习少林禅武医的人士提供参考。

 

禅武医基础概念

 

什么是“禅”?

  “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人用生命去探索才能知道“禅”是什么。“禅”是生命与环境及自然的关系。禅修的目的是使人可以自然自在地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甚至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都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安安然然、自然自在地度过每一天。这是一种生活的文化,也可作为人的尊严。

 

禅修对生活有何好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及生活压力,所以易生气、愤怒,难以心平气和。且又因贪欲过度,终日忙忙碌碌追求名利,而使自己疲倦不堪。并且,因为痴迷于一些事物,自己虽然没有能力获得内心却非要到手不可,便使自己陷入无奈、忧伤、紧张或愤怒的境况。人因过分的贪欲、嗔欲、痴欲,难以活出人性的尊严,难以活得自然自在、心平气和。贪、嗔、痴是“因”,生活困苦、身心疲倦是“果”。禅修使人提升智慧,让人们步进自然自在、心境愉快的生活,从而明白贪、嗔、痴会伤害个人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和睦及社会和谐。

 

何谓“坐禅”?

  现今有一个误解,认为盘腿而坐便是坐禅。六祖开示说:“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所以,坐禅是一种心境,而非外表的坐相。六祖明确地指出了不可执著于外相坐姿,并说:“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六祖坛经·定慧品》第四)坐禅通过“心注一境”、“正审思虑”,修练控制个人情绪,而不受外界欲望的引诱,并使精神集中、心境平和,以减少烦恼,去愚生慧,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

 

何为“禅定”?

  《六祖坛经》中解释“禅定”为“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所以,“禅”是一种心境,不是一个坐姿。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太执著。一般不修禅的人,会因外界之事而有很多的反应。例如,升职加薪便高兴不已,没有工作或生意失败便伤心欲绝。但以禅理为生活基础的人,就能以平常心及淡泊心面对日常发生的事情,并保持内心不乱,其心如古井无波般平静。

 

禅武医与坐禅有何关系?

  禅武医是一种修禅的法门(方法),是修练者达到坐禅境界,即可以心平气和、坚毅地面对生活,活出人的尊严。

 

何谓禅武医?

  禅武医是禅、武、医三者相辅相成的一门学问。以禅理为做人的基础和指标,以武学为方法而达到坐禅、禅定的境界,而从武学的修练中,渐渐明白自己的心性及身体状况。用禅学及武学改善自身的心性及身体健康是基础入门,如修练禅武医到了高深的境界,便可熟知经络、五脏六腑、气血及心性,从而可精通医理,为他人治病,以医术慈悲济世,助人离苦得乐,陶冶自身的禅心。所以,禅武医是三者合一,不可偏废的,它是统一体。现今,有一个误解,就是把禅武医解释为:禅学、武学及医学三门学问合在一起。有人认为懂盘腿而坐、懂一两种中国功夫套路、懂中医药便是禅武医了,这种说法把禅武医解释成三者(禅学、武学、医学)之间没有联系。但少林寺传统的禅武医并非如此,它是一门综合的学问。

 

为什么社会上会有此误解?

  因为禅武医的修行方法是少林寺南园永化堂的秘传,只有南园的出家僧人才可以得到传授,南园以外的人是没有机会学习的,所以,只有极少数少林僧人懂得此法门。民间可能以自己的理解去推断禅武医的意义而形成误解。现今,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的传承人是少林寺德建禅师,他是第十八代传人。

 

谁创造了禅武医学?

  禅武医学不是一个人创造的,而是少林寺永化堂十八代僧人的心血,随着一代一代变化精进而形成的一门健全的学问。

 

少林寺永化堂是谁创立的?

  少林寺永化堂是由明代无言正道大师所创立,他是当时少林寺的住持,也是当时北方禅宗的领袖,被称为“僧中之杰”。道公任住持期间,使少林禅武医学得到空前发展,奠定了禅武医学的基础。

 

是否所有的少林寺僧人都修持禅武医?

  并非所有少林僧人都修持此法门,少林寺有些僧人修持净土宗,也有些僧人不练武学。历史上,少林寺分为东、南、西及北园,而现今只传续南园及西园两支。永化堂是南园一支,而禅武医是少林南园独特的修持方法。南园的功夫有别于其他少林寺的功夫,它主要是练心、练意及练气,其主旨是以武学作为修养个人心性及品性的法门。

 

修练禅武医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活得自然自在,学习在生活中调整身心。少林功夫从平常生活中练习出来,行路、坐车、打扫、上楼梯,甚至睡觉都可以练功。练功是调整自己身体动作及心境的方法,所以行、站、坐、卧都是禅武医的修行方法。

 

科技的发展会不会对禅武医的修行有影响?

  科技的发展是为人类谋幸福的,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切科技,用之善时则善,用之不善时则不善。禅武医的修行注重人的心性、了解自己,它以慈悲之心为善济世,服务社会,而其他外在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并不重要。

 

修行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什么?

  障碍主要来自于人的心魔。何谓“心魔”?即是一些不符合正确理念的想法和做法。比如说错话、做错事。去除心魔要通过修行来改变自己,做到明心见性。一个人先要了解自己,从而才能去改变自己,放下贪、嗔、痴。人活在世间,主要障碍就是“三毒”:第一就是“贪”,即贪心。不该贪的不贪,心就会静。第二是“嗔”,就是怒气、憎恨、妒忌。第三是“痴”,即痴心妄想。如果一个人能够远离贪、嗔、痴三毒,自净其身,洗化心性,就无须他人约束,而可以实实在在地做事。

 

禅武医和佛教最原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的关系如何?

  佛教教义中,人生在世是苦的,所经历的是一个由生到灭的过程。人从出生始,有生老,有病死。不生则不灭,但对于人而言,有生就有灭。人生虽苦,但人的内心可以是快乐的,因为苦中有乐,关键在于一个人如何去看待苦。山上的修行很苦,山下的物欲则吸引人。但在山上修行禅武医的人很快乐,他们可以帮助上山求医的人治病,使其重拾健康。他人之乐即我之乐,苦中自有乐。佛教讲求的就是利乐有情、普度众生。

 

修练禅武医学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学习禅武医有三大条件:第一要有端正的心性,要有忘我无我的精神;第二要有坚强的毅力,要耐得住清贫、寂寞,要有遇到困难不回头的决心;第三要有较好的悟性,能够举一反三。

 

修练禅武医学的入门基础是什么?

  首先要改善饮食,因为有很多身体的疾病及情绪的问题都是由于饮食不当。修练者一定要戒食肉、鱼、蛋、韭、葱、蒜、油菜、香菜、姜、芥类、辣椒、胡椒及厚味食物。如果不能下决心改善饮食,就难以练习禅武,更不用说达致“禅定”的境界。

 

为什么改善饮食在禅武医学上如此重要?

  《楞伽经》记载过不正确的饮食对修禅的害处:“饮食生放逸,放逸生诸觉。从觉生贪欲,是故不应食。由食生贪欲,贪令心迷醉。迷醉常爱欲,生死不解脱。”此外,《本草纲目》也说明久食荤菜可伤人神志。“葱生发散,多食昏人神”,“蒜久食伤神损性”,“大蒜不可久食,伤人志性”等等。所以,如果决心修禅,希望明心见性、活得自在、智慧精进,饮食的改善时必要的。

 

禅武医的入门修持方法是什么?

  首先要决心持素及修持正确的心性和品德,少贪少欲,继而可以用少林寺传统功法为入门方法。少林寺传统功夫以练气为主,首先要培养人体的元气,让身体机能强健,促使每天进食得以吸收。少林寺的筑基功夫为自然丹田呼吸法、自为丹田呼吸法及虚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