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禅武医禅武医资讯专家学者论禅武医 列表
中国的身心医学观
编辑时间:2017-10-20 10:32 作者:admin 浏览量:0

摘自《德建身心疗法》第四版


  中国医学对情绪和五脏六腑的关系有很仔细的理论。人的情志──喜、怒、忧、思、恐与人体内的脏腑有密切关系,中国医学认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所以,过于剧烈的情绪就会影响某一个相关的脏腑。《黄帝内经‧素问》已记载「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即是说如狂喜便会伤心,而神志不宁,悲哀过度,会伤肺等等。古代所说的七情或情志都是指现代的心理状况,人的感情及情绪。因此,古代中国养生学已强调情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而且不同情绪都会引起不同的损伤,是有迹可寻。所以培养平和的心境,莫使有过于剧烈的情绪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以养神养气,在治疗的层面上,则可以因着个人过于激烈的情志而加以辅导控制及减少。例如,一个肺病的患者,可能悲哀过度,可以对病者的悲哀情绪作出适合的辅导及舒解。一个胃病的患者,可能因为思虑过度,可以对病者的过度思虑作出适合的辅导及舒解。

  中国医学认为情绪及脏腑的关系是相向性的。除了情绪影响身体外,身体的状况也会影响情绪。以上一段说明情绪如何影响身体,以下一段《黄帝内经‧灵枢》又再指出身体的状况如何影响情绪: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金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脤,五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

  由上述《灵枢》的记载,便可以知道中国医学对五脏虚实病变如何影响精神情志已有相当理解及很精细的理念。

  因为中国养生学认为剧烈的情绪会引起五脏六腑不同的损伤,所以十分重视精神修养作为保持身体健康,事业成就及长寿的方法。早于春秋战国的经典中已有迹可寻这方面的记载。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保持清静的心境,对世间的事物都看成虚空的,因此便不强求。清心寡欲自然身体健康。老子和庄子,道家的代表者,以清静为养生的方法。静是修养的中心思想,而少欲是生活的原则。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提倡清心少欲的方法,使人生活快乐,使国家安定。老子在道德经说:「故常无欲以观奇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个思想与禅学的唯心理论相同,都是说明影响个人的心境,不是实际事情的本质,而是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事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提倡无为、少欲、无忧无虑的思想养心神。庄子继老子后,也提倡「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中国的襌学也融合老庄子的思想。中国的第一部襌学经典《六祖坛经》记载唐代六祖慧能大师的开示教导,六祖大师所提倡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六祖坛经疑问品》记载一段六祖的教导都是注重修养心性,保持身体健康;所以中国的襌学主重性命相修,是有别于其他一些只重念佛布施的佛派思想:

  心行平直是德

  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

  善知识

  功德须自性内见

  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除了老子外,孔子也十分推崇「修心,修身」。孔子在《大学》中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所以孔子把修养个人品格为成功首要的条件。孔子又再解释修身的方法:「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正其心」又或养心是中国儒道医学共同推崇的养生之道。

  近年西方医学开始提倡情绪控制以辅助医疗,但早在东周时期,中国医学已将情绪控制列为主要养生课题!总观儒道禅学说都主张人们培养安正的心情,减少欲望为养生的方法。静心养神以保持健康是中国古代养生的一个重点。因为欲望减少,所以吃什么都美味,看什么都心悦,穿什么都高兴,知足寡欲。人的物欲无穷,可以满足人的欲望的物质是有限,所以不知足地追求是无止境的苦恼。例如当一个人没有房屋居住时,便想拥有房子;当有了一间房子的时候,便希望有大一些的房子;当有了大一些的房子,便希望住在好一些的地区。就是无休止的欲望使人日日夜夜忙着赚取金钱,没有时间享受身边一切,也使身体疲倦,继而生病。